吼没用,打还乐,为啥你的批评不管用?7大前提
来源:极客晨星原创 发布时间:2020-11-16 点击量:
当妈前,谁还不是善良的小仙女,在大街上看到吼娃的妈,恨不得把白眼翻上天:咋啥人都能当妈?!
当妈后,才发现娃可不是一天24小时全天候的小可爱。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ta带给你的是惊喜还是惊吓!
比如:
前一秒刚说完光脚不能踩地板,下一秒就看到ta甩掉鞋满屋子乱跑;
一进浴室就大叫,一会儿说没带鸭子一会儿说要尿尿;
说好了只看10分钟电视,一关掉就大哭大叫;
花了大半天把满屋子乱扔的玩具整理好,一转眼家又变成了垃圾场;
......
嗯,我不生气,反正每月也就30多次吧,想把娃重新塞回肚子里。
所以,当看到后台有麻麻问:“我家娃太皮了!吼没用,打还乐,该怎么正确批评呢?”
批评时机要选对
时机选不对,努力全白费。
批评娃,咱也得讲个天时地利人和,才能事半功倍。
这7种情况,不建议马上批评。
❌ 孩子情绪不好时不批评
和娃对峙,永远别相信“情绪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娃大哭大闹时,根本听不进道理,最怕她哭你吼,俩人针尖对麦芒,最后的结果常常是两败俱伤。
❌家长情绪不好时不批评
负面情绪需要找到发泄的出口,但出口最不该是孩子。
黑龙江一位爸爸在女儿刷牙时,突然没来由地扇了孩子俩巴掌,女儿瞬间吓哭。
起因是当晚老师给他发语音:『你家娃上课老搞小动作。你养了十年了,管不了孩子,这孩子在我这待仨月,我也管不了』。
他越想越气:『这是在说我当爸的没管过娃?』,愤怒之下伸手就给了娃俩耳光还直接拍视频发群里,向老师证明管了孩子。
新闻中的老师我们不作评价,但家长这突如其来的耳光恐怕会成为孩子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时的情绪失控,可能辐射孩子的一生。
❌公开场合不批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小朋友的尊严又敏感又脆弱,保护娃的自尊心就是保护ta的潜在力量。
毁掉孩子的自尊只要一瞬间,可重建ta们的自尊,也许需要一辈子。
❌孩子刚起床或睡觉前不批评
愉快的早上是美好一天的开始。而给每天一个完美的收尾对小朋友而言也很重要。尤其临睡前发生的事情和信息,更容易进入人的潜意识。睡前批评孩子,孩子睡着后容易惊醒,或者在梦中哭泣,不能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出门前不批评
无论带娃出门、自己出门还是娃出门前都尽量不批评,带着怒气出门,一容易让(出行的)快乐打折,二可能因为吵架失神引发危险。
❌吃饭时不批评
不是吓唬你,吃饭吃成批斗会,严重可能导致娃得厌食症。
亲子时光,放下屠刀,我们还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娃生病时不批评
生病时是娃最脆弱的时候,尽量不批评,甚至还可以在适当范围内给点小特权,允许娃作一作。
很多时候,孩子的情绪就像六月的暴风雨,说来就来。但只要你稳得住, 说去也快。
这3个底线别越过
1「吼」是最没用的
吼是最没有用的,不过是在教会孩子“我声大我有理”。
试试放低音量,用温柔但坚定的语气,反而更易引起孩子注意。
2不要上升到「语言暴力」
几米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表面的伤痕是可以看得见的,而内心的伤害是无形的。
毁掉孩子一生的杀手,不是游戏,不是贪玩,而是父母的语言暴力。
谢勇导演曾对少管所的6名犯罪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ta们无一例外,小时候都遭受了父母的语言暴力攻击:
“你不丢人我还嫌丢人的,你看看人家孩子做的,你看看你怎么做的!
就没见过你这么笨的,白痴都比你强!
这么笨!你怎么不去死
废物!猪脑子!
我真后悔生了你!”
父母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匕首,扎伤的不止是孩子对父母的信任,也断送了孩子的未来。
3不要冷漠处理
和最亲的人有分歧,你喜欢对方是当面沟通(哪怕吵一吵)还是……直接冷战?
反正后者,小编受不了。
同样,孩子哭闹时,不建议家长冷处理,比如装作视而不见、抱起双臂走、故意不和孩子讲话等等。
安全感是一个人全部心理健康的基础。冷处理恰恰利用孩子对失去父母之爱的恐惧,这会极大地损害孩子的安全感。
具体怎么批评呢?
✅ 正确批评第一式:甜蜜暴击
好妈妈不就是,在脏乱差中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即便娃做错了,也不要直接否定。
先认可孩子的想法,比如:孩子在自己脸上、身上画了很多水彩,家长可以用“哇,你会画小狮子了是吗?真厉害!不过如果你能画在本子上,妈妈会觉得更棒!”代替“不许你这么做,真是脏孩子!”
✅ 正确批评第二式:换位思考
试着了解孩子的想法,比如:
用“你把小草莓藏在口袋里,是想留给妈妈吃,但没想到把它挤烂了对吗?”代替“为什么把草莓放在口袋,弄的脏死了!”
做妈妈的最高境界是:返璞归真,种一颗童心给自己。
✅ 正确批评第三式:吹彩虹屁
心理学家Losada曾研究指出:教育孩子,表扬和批评的最佳平衡比例为3:1,即用3条表扬混搭1条批评,对于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是最有效的。
比如:“宝宝今天用了3种颜色画天空,观察得真仔细!
嗯,我看看,画的跟真的天空一模一样!
哇,宝宝这次居然一点都没画到衣服上,真是爱干净的小姑娘!
宝宝你很棒,但妈妈想提个小建议,如果你画完能把笔放到笔筒而不是扔的到处都是,那么下次想用的时候,就不会找不到了。”
“打一巴掌给仨枣”,老祖宗诚不我欺。
再生气,也要先释放一波彩虹屁。
✅ 正确批评第四式:帮助解决问题
熊孩子高空泼墨水,楼下住户全遭殃。
父母没打没骂,一家人却全被谅解,还获百万网友点赞。为啥?
事情发生后,家长第一时间带娃一层楼一层楼给住户道歉,承诺清洗污损衣物或照价赔偿。不止如此,宝爸亲自出马,一层一层清理了楼栋外层玻璃和墙面,爸爸在上面擦,孩子在大太阳里站着看。
着眼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宣泄情绪。情绪失控伤感情,言传身教用一生。
既然脾气就像手里抓不住的沙,没啥用,不如扬了它。
最后想说,谁都难免吼孩子,偶尔控制不住情绪也别太自责。
那句话咋说来着,别怪妈妈脾气差,她只是太累了(此处@所有爸爸们)。
毕竟咱都是有七情六欲的凡人,想一直和风细雨沉静如水,太难难难难难了。
上一篇:孩子年龄太小,学编程有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