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编程教育——用创造力描绘未来世界!
来源:极客晨星原创 发布时间:2021-06-09 点击量:
# 未来,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车将不在路上行驶,日常生活将由机器人打理,人类也不会完全死去,可以将意识传输到虚拟世界当中。”

我们可以发现,在那些描述未来世界的电影里,都离不开科技发展的身影。看似梦幻无法实现的世界,并不代表真的实现不了,回过头来,30年前我们能预料到买任何东西将不用再去找实体店,淘宝,美团统统帮你搞定,出门花钱将不用再带钱包,支付宝一键帮你搞定。
这些在过去看似无法实现的事情,现如今都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科幻很有可能变为现实。
面对科技主宰的未来世界,传统教育模式显得捉襟见肘。太多的条条框框,加上应试教育的模式,使得孩子们只能学习固有的知识,这样也就抑制了孩子们想象力的发挥,而且,所学的知识实用性偏弱,很多孩子不会灵活运用。

但我们都知道,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大胆想象,才能有方向去实现,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没有了拘束,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这样才能创造出属于他们的未来世界。
然而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里,
光有想象力是不够的,
只有转化为创造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孩子的想象力,哪怕是完完全全的“放养”,也会慢慢“萎缩”,在生活中,孩子通过不断的与外界接触,学到新的知识,丰富社会经验,孩子本身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会随着对外界的认知而渐渐的改变。
这一定是坏事吗,不见得,看哪部分在萎缩,比如完全不切实际、没有任何根据的想法;还要看是否有些想象力其实在转变:创造力,才是最重要的能力,孩子逐渐会想出一些基于一定现实基础、最终可以实现的东西。

现如今已经成为趋势的STEAM教育就在鼓励孩子们把想象力转化为创造力。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创新创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而不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其实哪怕是艺术类教育,也绝对不是培养想象力,毕加索的那些名画也是基于对现实的深刻观察理解的,或者真正经典的东西都是“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的。
STEAM教育涉猎广泛、新奇有趣、有恰当的挑战性、有足够的延伸性;老师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会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而不是限定其创造;好的教学理念、体系可以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学得越深,在进行创造前,就需要越多的基础学习,不然很多想法是没法实现出来的,比如三岁的孩子去乐高班,基本上不需要学习什么基础知识,直接跟着老师的引导,然后进行创造就好,但是初中的学生去机器人班,就要先学一段时间的基础知识,这一段时间给予的创造空间确实有限,但是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就可以引导其更独立的思考创造了。
未来的职业环境将从信息时代转向概念时代,改变会更多、更猛,更快、更不可测,我们将步入以幸福与自我实现为核心的职业生涯。
我们都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那么我们当下对孩子的教育,真正能够让他们胜任这么一个理性减退、概念增加,专业、行业、职业都迅速变化,真正追求幸福,而不是追求成功的年代吗?
未来世界的主人翁需要的正是STEAM教育这样引导孩子从想象力走向创造力的模式,唯有如此,才能描绘真正的未来世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