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三岁小孩如今也开始赶搭这趟列车,接触AI。近一两年,人工智能教育板块蓬勃发展,少儿编程教育尤其火热,成了许多家长的“新宠”,甚至被形容为“下一个奥数”。在“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的时代,一些孩子可能还不识字就先学编程。

原因之一是人工智能的加快发展,AI人才的缺口太大,加强中小学编程教育是贯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是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是重庆实施大数据智能化战略的人才奠基工程。
其实,国家多地已开始给中小学编程教育上纲上线:
2017年浙江将信息技术纳入高考,江苏明确在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山东、北京陆续把 Python 编程纳入小学及高中课程。
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曾提出,2017年秋季开始,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编程教育从兴趣教育转变为学科教育。
刚刚过去几个月,AI教育的这把火已经从大学提前至高中生又提前至小学生,这背后隐藏的信号不言而喻。
由此可见,AI人才战略已经彻底打响,从人才引进到自主培养,这下00后一代都将掌握AI编程了。
孩子又能得到哪些
漂亮的程序、严格规范的语言风格、计算思维的训练都是编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当一个孩子在少年时遇见编程,如果能够真正地投入时间去掌握它们。那么, 编程对于他们的意义,就是一种观察世界的全新视角。
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创新精神,所以教育也应顺应时代的变革。孩子早日接触编程教育,有利于促进青少年与计算机的沟通交流,启迪青少年的创新精神,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拥有基础的同学表现出惊人的学习速度,优良的思考风格和思维让他们学会用计算的手段解释物理世界中的现象。
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得主艾兹格•迪杰斯特拉说:“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也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
可以想象未来的社会一定会变得非常有趣,首先一定会是一个充满科技感的社会。小到控制各式各样的科技设备来为自己服务,大到创造出新的科技来彰显自我,这些都需你熟悉并掌握编程和人工智能。
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职业会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渐渐消失,但同时会有更多新兴的职业产生,而他们中的大部分可能都需要具备编程能力,这可能也是有人预测程序员可能是未来最后一个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