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思为贵,极客晨星少儿编程值得拥有!
来源:极客晨星原创 发布时间:2020-01-09 点击量:
编者按:少儿编程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孩子的编程思维,但是我们只是给家长阐述的结果,家长们并不知道学习少儿编程是怎样塑造孩子的编程思维的。当奥数风光不再时,培训机构和家长们找到了新的偶像——少儿编程。所以,今天小编君就给家长们详细介绍一下学习少儿编程,是怎样塑造孩子的编程思维的。
为什么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我国古代学者就提倡“学以思为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为什么全球都在重视编程教育?
编程教育正在全球范围内普及,目前已经有16个欧美国家将编程设为学校的日常课程!
学编程不仅仅是为了写程序,更多其实是在锻炼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想通过编写程序的方式来搭建一个房子的雏形,首先我们需要将“房子”拆解成“房间”,分别识别不同区域的用途和装修风格,电路设计等等,再通过求同存异的手段,选择性忽略掉一些小细节,形成整体的解决思路,再加以落实。
机智的家长不难发现,这样的思路其实在各行各业都是能够通用的,是一种高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当程序员也用得上。但具体怎么培养呢?
首先,我们要清楚,任何程序任务的实现都是由每一个分解后的任务构成的,任何一个分解任务的缺陷都会影响整个程序的运行,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每一步。
任务分解的方法及运用的过程对孩子的思维方法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下面,小编君就将编程思维进行再次拆解,剖析孩子能在编程中学会的各类思维。
01 分解思维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将复杂、庞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分别解决的思维路径。
我们可以用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做饭来举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先将活动分解成“买菜”“洗菜”“做菜”三个任务来分别解决,而其实每一个小任务又可以进一步分解成不同的小任务来解决。层层递进下来将每一个小任务都解决好了以后,“做饭”这个问题也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02 框架思维
分解完问题之后,第二个步骤是识别,即单独检视、思考每一个小问题,搜索解决方案。
在这里,我们必须将第一个步骤里分解的问题汇聚起来,搭建成一个框架,再往里头装东西。还是用做饭这一行为来举例子,将三个任务依照时间顺序排列,再去深挖每一个任务里的行动细则,更容易避免疏漏和手忙脚乱,提高解决效率。
03 抽象思维
完成大概框架的搭建后,接下来需要聚焦几个节点,忽略小细节,形成解决思路。
这个步骤,我们得学会断舍离,剖析出问题的核心,将很多没有必要的细节模糊化、删除掉,减少浪费,拉高效率。
04 计算思维
如同逻辑思维、设计思维一样,计算思维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到底什么是计算思维呢?
我们还拿做饭的场景来举例子。假设今天家里要来客人,我们会在做饭之前根据客人的口味考虑到今天的菜式。然后问题来了,我们需要买哪些材料?材料要怎么处理?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
而计算思维,正是解决方案的设计核心。
比如说,在买菜这个环节,货比三家后,我们选择了更新鲜,性价比更高的摊位购入蔬菜,就是“在线算法”;
在走出市场的时候发现还有没有买的食材,根据刚刚走的路线回忆和寻找合适的店家购买的这个行为,就是计算思维里的“回推”;
当然,对于不从事计算机行业的普通人来说,这些行为用另外一个说法更好理解——社会经验。
学习少儿编程,除了学习漂亮简洁的代码,严格规范的语言风格,最核心的是要给孩子一种逻辑式思维,让孩子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思考这个世界。
那么,编程教育具体都会培养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
通过现实的实践经验,小编认为,孩子通过学习少儿编程,应该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编程知识与技巧
程序和算法有成熟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2.逻辑建构能力
孩子们通过编程做一个作品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他们首先要在心里大致构造出自己想要的作品模样,然后开始思考第一步该怎么做,第二步该怎么做。这些都对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即使在日常生活中,编程的逻辑思维也会让他们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和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设计策划能力
每一个作品的背景角色、角色效果以及行为规则需要孩子们自己来创作和选择,这些会对孩子们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4.问题解决能力
探索发现现实中的问题,通过编程将问题解决掉,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成就感会提升很多。
5. 工程搭建能力
将各种硬件进行结合组装,培养孩子的工程搭建能力,对孩子未来的生活很有帮助。
上一篇:编程成为未来生活的“标配!